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:手裡拿著夢寐以求的鋼杯,拉出來的圖案卻依然歪斜、奶流忽大忽小?

問題很可能出在一個常被忽略的基礎上——你的握拉花鋼杯方式。

正確的握法,是穩定控制奶流的根基,它決定了圖案的穩定性、對稱性與精細度。今天,就讓我們深入解析兩種主流的鋼杯握法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種。

主流握法一:穩定至上「握柄法」 (Handle Grip)

這是最直觀、最適合新手的握法,核心是利用鋼杯的「把手」來操作。它主要有兩種變化:

1. 食指主導式

這是許多經驗豐富的咖啡師採用的握法。

  • 動作: 用大拇指和食指為主力,捏住或勾住把手頂端,中指、無名指等則輕扶在把手下方或杯身,提供輔助的穩定性。

  • 優點: 既保有穩定性,又讓手腕保留了一定的靈活性,能夠應對多種圖案,尤其適合需要精準定位的韓式組合圖。

  • 適合對象: 所有人,特別是手部力量足夠,希望在穩定與靈活中找到平衡的學習者。

 

2. 全指掌握式

  • 動作: 將四根手指完全穿過把手,穩穩地握住。

  • 優點: 接觸面積最大,穩定性極高。因為力量分散到整個手掌,所以非常省力。

  • 適合對象: 手部力量較小的使用者,或是在製作需要慢速、穩定推進的日式細膩紋路時,這種握法能提供絕佳的控制感。



 

主流握法二:靈活為王「筆握法」 (Pen Grip)

這種握法完全拋開把手,直接將鋼杯的杯身當作畫筆來掌控,是許多追求極致細節的咖啡師的選擇。

  • 動作: 像握著一支粗筆,用大拇指、食指和中指掐住杯身前半部,手掌則可選擇性地托住杯底。

  • 優點: 手腕的自由度達到最大,可以做出最細微、最靈活的操控。手掌能直接感受牛奶的溫度與奶泡的流動感。

  • 適合對象: 希望挑戰複雜圖形、精細線條(如天鵝羽毛)的進階玩家。

  • 注意事項:

    • 穩定性是挑戰: 因為支撐點少,需要更多練習才能維持穩定。

    • 注意溫度: 因為直接接觸杯身,打奶泡時要特別小心燙手。

一個較不建議的握法

你可能還見過一種用整個手掌包覆住鋼杯下半部的握法。雖然這種方式也能進行大範圍晃動,但由於手指完全無法進行微調,奶流會變得極難控制,因此不建議作為日常練習的習慣手勢。

 

找到你的命定握法

拉花的世界裡,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。

  • 給新手的建議: 從「握柄法」開始,先用「全指掌握式」找到打奶泡和倒圓的穩定感,再過渡到「食指主導式」練習基礎圖案。

  • 給進階者的建議: 當你覺得握柄法限制了你圖案的精細度時,就是嘗試「筆握法」的最佳時機。

最重要的,是親自去感受每種握法帶給你的不同回饋。多加練習,觀察奶流的變化,最終你會找到那個讓你最舒適、最自信、能隨心所欲在咖啡上作畫的命定握法!